惡性價格戰(zhàn)將毀掉的通用耗材產業(yè)
發(fā)布時間:2018-09-21
來自:廈門258網站
現象篇 在辦公耗材市場上調查,我們發(fā)現辦公耗材市場上有個怪現象。同樣的產品、同樣的價值,市場銷售的情況卻有很大差異。貴的不講價,便宜的可以講價還沒人買。市場的怪現象,讓我們很吃驚。 一、原裝辦公耗材價格堅挺。在我們走訪的辦公耗材經銷商,所有的原裝產品價格都差不多,基本在5~10元的浮動范圍,沒有大起大落的價格差異,基本沒有講價余地。 二、國產辦公耗材價格瓦解。人“面子”的潛規(guī)則,在國產辦公耗材也發(fā)揮得淋漓盡致,標價再高的產品也能說降就降,甚至可以一降再降。有個經常來市場的客戶告訴我,國產耗材隨便講價,不行就用一家壓另一家的價格,肯定能下來。 三、高價市場看好,低價市場脆弱。所有消費者購買產品時,都是遵循質優(yōu)價廉的準則,而我們的耗材市場恰恰反其道而行。我們調查中發(fā)現,原裝的產品盡管市場價格高,宣傳力度小,其產品銷售情況卻非常的好,成為客戶的。而國產耗材盡管在質量、價格、宣傳上都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,但銷售情況卻不盡人意。對于高科技含量的產品,比如說汽車,市場會出現這種現象,沒想到在辦公耗材業(yè)也出現了這一現象,真的是我們的客戶有錢了嗎? 四、低于成本的產品。我們在市場的調查中,竟然發(fā)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問題,有幾個商家竟然把某種常用耗材的價格出到了低于成本的價格。當我們問起他的產品怎么這么便宜時,他告訴我們,他的產品采用了新技術,價格降低了??赡芄P者的孤陋寡聞,我還沒聽說過目前在辦公耗材行業(yè)有這種技術能把產品降得這么低。如果真有,也大可不必這么做,技術是價格的重要組成部分,決不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。如果忽略技術成本,那么這個產品也不會有前途,也不會有競爭力。 內幕篇 一分錢一分貨的理論,讓這種價格貴就是好貨的怪現象成為耗材市場的主旋律,在讓我們驚訝的同時,也很痛心,我們不知道產生這種現象到底是誰的錯。責任讓我們又一次的走入這個市場,去探索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。 一、原裝保修政策。辦公耗材是辦公設備的必需產品,利用辦公耗材贏得利潤是生產辦公設備廠家的主要手段,一些辦公設備廠商打出“使用非原裝耗材有可能損壞機器”、“使用非原裝耗材的辦公設備在給予保修”等保修政策,來強制消費者購買原裝耗材,大大制約了兼容耗材市場的發(fā)展。 二、國產辦公耗材品牌意識不強。國產辦公耗材廠家分兩類,一類是以技術為支持,走國產品牌之路,立志構筑國產耗材市場體系,徹底的成就國產產品。這類企業(yè)在探索培育產品的過程中,走了一條漫長的路。受原裝產品、仿產品、客戶的擠壓,路是越走越難,很多的企業(yè)在美好的理想中退了下來,選擇了第二條路。第二類企業(yè)以銷售為目的,不注重品牌質量,沒有正規(guī)的銷售渠道,隨意的傳授、隨意的發(fā)布。國產耗材廠是各管自己,各顧自己。沒有統(tǒng)一的思想,沒有統(tǒng)一的宣傳,沒有各做一部分的協(xié)調,沒有統(tǒng)一的國產意識。一時間,風起云涌,各自為戰(zhàn),百家爭鳴。 三、小規(guī)模企業(yè)產品沖擊不斷。隨著技術含量的不斷降低和外圍協(xié)作的水平進一步增強,小規(guī)模企業(yè)也加入了沖擊行列。這些企業(yè)打著“發(fā)展經濟”的旗號,在技術、質量、品牌等都不具備的條件下,開始生產,由于不具體各種資質,其產品的質量和售后均無法保障,大大損害了國產產品形象,喪失了客戶的信任感,讓國產耗材雪上加霜。 四、退市產品流入市場。我們針對市場部分低價格產品進行了內幕追查,發(fā)現這些產品很多來自于國內的幾個大的生產基地退市的小企業(yè)。這些企業(yè)因為競爭失敗等原因,進行了必要的轉產。將產品進行了一次性處理,更多的次品等流入市場,形成了低于市場價格銷售的產品,其產品價格上非常低廉,售后服務沒有保障。 五、經銷商惡性競爭。在部分經銷商頻繁更換代理品牌的情況下,售后服務的承諾根本就是一紙空文,部分經銷商的惡性競爭,讓本來已經竟爭激烈的國產辦公耗材市場,更加舉步維艱。一些堅持科技含量、堅持品牌效應、堅持服務的廠家,在沒有品牌意識、沒有規(guī)則的競爭下,艱難的前行,雖然得到了部分明智用戶的認可,卻也付出慘痛的代價。 危害篇 “價格戰(zhàn)”給人的印象是獲得利益的標志,既然得了利益,又何談危害呢。事實恰恰相反,這場“價格戰(zhàn)”百害無一利,把民族產業(yè)推向了深淵。 危害之一:生產商。“價格戰(zhàn)”首先受傷的是生產商,為了獲得經銷商,他們不得不壓低了利潤,看似高科技的產品,最后利潤薄得還不如賣白菜。利潤的低廉導致生產商無法提高質量,無法改善技術,無法運轉品牌,生產商的功夫都用在怎么能用廉價的,質量一般的原材料來加工產品,以次降低成本。犧牲質量,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是生產商的一貫做法。曾經有個生產商這么說“我們的產品價格已經低于原裝產品的一半以上,我們的質量可以與原裝一比,我們的售后超過原裝,為什么還要降低價格呢”。越廉價,質量就越差,越差就要越廉價,惡性循環(huán)。 危害之二:經銷商?!皟r格戰(zhàn)”其次受傷的就是經銷商,部分經銷商不顧職業(yè)道德,不從商業(yè)道德的利益出發(fā),只管自己。有的不想售后服務,買點算點;有的不是主打產品,用別人的主打產品打市場;用自己的其他產品獲利。有的經銷商沒有任何技術含量,只要產品便宜我就做,管他對用戶有什么損害。有的經銷商明明是三無產品,卻吹得象全國產品。有的經銷商是服務沒原則,承諾的離譜,反正我賣完就換產品,你也拿我沒辦法。結果是正規(guī)的國產耗材商沒有了利潤,只好走入“價格戰(zhàn)”。結果是經銷商搶市場,降價,沒利潤,沒服務,接著有是沒市場,惡性循環(huán)。 危害之三:客戶利益。“價格戰(zhàn)”的收益者往往是直接客戶。這是大家的公認。但我不這么認為,而恰恰是相反。其一,惡性“價格戰(zhàn)”已經讓廠家傷痕累累。他們沒有好的技術支持,沒有好的質量,沒有好的產品。那么客戶就用不到好的產品,就沒有穩(wěn)定的機器在使用,就必須買原裝耗材。其二,惡性“價格戰(zhàn)”經銷商同樣傷痕累累,他們拼價格的同時,已經沒有良好的售后服務,已經沒有精力去為你服務。失去經銷商服務的客戶,無疑也是影響工作,不得不購買原裝耗材。其三,沒有好質量的產品,沒有好的服務,就會對辦公設備產生損害,就會影響機器的壽命,我們還得必須選擇原裝產品無論他多貴。這就是眼前的價格戰(zhàn)給我?guī)淼慕Y果,或者選擇次產品或次服務,或者就選擇機器被損害的危險,我們能做的就是花高價買原裝。 危害之四:民族產業(yè)?!皟r格戰(zhàn)”先損害者生產廠商的利益,后損害經銷商的利益,最終損害客戶的利益。長此以往,我們沒有自己自主的產品,我們沒有我們技術含量的產品,沒有自己的品牌,沒有自己的民族品牌。在辦公耗材業(yè)中,我們沒有了自己任何的優(yōu)勢,民族產業(yè)將由此慢慢熄滅。當前,我們在由“制造”轉向“創(chuàng)造”,但我們的辦公耗材產品卻連“制造”都走不完,這不能說不是IT辦公耗材業(yè)的一種悲哀?!皟r格戰(zhàn)”已經讓本以起步很晚的辦公耗材業(yè),讓本已經落后的辦公耗材業(yè)雪上加霜。 真正勝利者:“價格戰(zhàn)”讓廠家傷痕累累,讓經銷商一騙再騙,讓客戶利益損失到一定程度,不得不原則原裝。其實,我們真正的名眼人一看就能看出。真正的勝利者是原裝耗材的生產企業(yè)。他們一面壓低在加工耗材的價格,一面憑借技術優(yōu)勢把客戶的錢都賺到他的手里,把賺到的錢換成技術優(yōu)勢,品牌優(yōu)勢,繼續(xù)大賺特賺。而我們的只能戰(zhàn)斗,窩里斗,繼續(xù)斗本已經沒有利潤的利潤了,一群無能之輩。 展望篇 “價格戰(zhàn)”對于剛剛起步的辦公耗材加工業(yè)來說,是最沒有道德和理性的一場戰(zhàn)爭。不顧民族利益,不顧上家利益,不顧客戶利益,自己還沒利益的戰(zhàn)爭,真不知道是什么樣的道德低下的人能搞出來“價格戰(zhàn)”。辦公耗材業(yè)是IT產業(yè)的希望,做好辦公耗材產業(yè)是我們大家義不容辭的責任,提出幾點希望吧。 對部分生產商的希望:別整那些便宜的低價格產品了,你們毀的不但是你們自己,你們毀的是民族品牌。別再搞“價格戰(zhàn)”了,這不是企業(yè)發(fā)展的方法。 對部分經銷商的希望:有點職業(yè)道德吧,學著做人,沒聽說拼“價格戰(zhàn)”有勝利的,把你們那些所謂的垃圾放起來吧,別賣了。你們毀的是民族產業(yè),毀的是自己的人品和職業(yè)道德。好的產品,好的服務,才是你應該做的。 對部分用戶說:別貪圖那點小便宜了。到時候沒服務,損害機器的時候你就知道哭了。如果沒有民族產業(yè),我估計原裝產品至少還能漲50%。別看不起民族的品牌,民族的產品,那畢竟是你自己。別等著買原裝,人家還罵你連狗屁不是。 也真誠的希望我們協(xié)會,主管部門能從引導、鼓勵的角度,制定相關政策,扶持相關企業(yè),讓更多的辦公耗材民族企業(yè)迅速發(fā)展起來。也進一步加強市場監(jiān)管,對那些“三無”產品,不合格產品進行清理,讓真正的品牌產品有自己的市場。